生活小说 其他类型 江山为谋,凤唳九天全集
江山为谋,凤唳九天全集 连载
继续阅读
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

本书作者

一诺重金

    男女主角分别是萧宁熙上官清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江山为谋,凤唳九天全集》,由网络作家“一诺重金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别的不谈,萧宁熙是勤政爱民的好王爷,这一年多以来,刑部和大理寺在他管辖下,利民良策频出,冤假错案逐渐得以昭雪,几个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也让他革职的革职,下放的下放。为老百姓剿匪,他当然义不容辞。”容策道:“他初生牛犊不怕虎,做事情不在乎得罪权贵,手上又实打实握着兵权,古来贤俊多坎坷,道与世违胡足诧。”听到这里,上官清暗自为燕王捏了把汗,不知他此次剿匪有无危险,改日偷偷去庙里为他上一柱香祈福,如此为国为民的王爷,值得佛祖庇佑。她正准备离开,又听父亲说道:“燕王其人,一身正气,些许欠揍!若是有幸娶位贤内助,收敛锋芒,必成大器。”容策道:“我可是听说,他与太后皆中意宋飞鹰的女儿。”上官良哼一声,语气颇为不屑道:“眼拙!”容策又问:“时机...

章节试读


“别的不谈,萧宁熙是勤政爱民的好王爷,这一年多以来,刑部和大理寺在他管辖下,利民良策频出,冤假错案逐渐得以昭雪,几个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官员也让他革职的革职,下放的下放。为老百姓剿匪,他当然义不容辞。”

容策道:“他初生牛犊不怕虎,做事情不在乎得罪权贵,手上又实打实握着兵权,古来贤俊多坎坷,道与世违胡足诧。”

听到这里,上官清暗自为燕王捏了把汗,不知他此次剿匪有无危险,改日偷偷去庙里为他上一柱香祈福,如此为国为民的王爷,值得佛祖庇佑。

她正准备离开,又听父亲说道:“燕王其人,一身正气,些许欠揍!若是有幸娶位贤内助,收敛锋芒,必成大器。”

容策道:“我可是听说,他与太后皆中意宋飞鹰的女儿。”

上官良哼一声,语气颇为不屑道:“眼拙!”

容策又问:“时机可到了?”

“快了。”

上官清再也听不清父亲与容策的话,只能听见两人窃窃私语,不知在商讨什么密事,时机又是指什么?

不容她思索下去,屋里传来脚步声,大概是容策要离开,上官清连忙起身走到书房正门前,敲了敲门。

“进来。”上官良应道。

上官清推门进去,先问候两位长辈,才道出自己来的目的。

上官良慈爱道:“去吧,早去早回。”他突然想起什么,又道:“清儿,徐探花直言当日与你下棋意犹未尽,询问你是否还有空闲再与他对弈几局?”

“说不好,清儿先走了。”上官清连忙转身离开,她可没兴趣与棋艺平平的徐探花下棋,若是有机会,倒想与燕王下上几局,看谁技高一筹。

翌日一早,谭妙音的马车停在首辅府大门前,上官清上了马车才发现,宋启莲也在,主动向她颔首问好。

谭妙音对上官清道:“莲妹妹昨儿来尚书府吃茶,听说你我二人要去踏青,她也无事,便一起来了。”

上官清忙道:“人多热闹。”

谭妙音办事周全,还准备一辆马车载着丫鬟们和一些吃食。

马车缓缓行驶在去往京郊的路上,车里的小姐们各怀心思。

谭妙音性子直爽,结识上官清之前,多与出身武将之家的小姐们交往,甚少与像宋启莲这样温文尔雅礼数周全的娇小姐有交情。娇小姐们说话滴水不漏,更擅察言观色,看着像朵解语花,但总也不能交心似的。

武将家的小姐们受门风影响,多心直口快,心里藏不住话儿的弊端就是常常口不择言,谭妙音听多了,也颇为厌烦。

而首辅家的千金小姐与众不同,明明是从江南烟雨中款步而来的国色天香,偏偏内里侠肝义胆浩然正气,一双清澈如洗的双眸真诚坦荡璀璨生辉,亦不乏娇小姐的玲珑心思,是个十足的妙人!

上官清悄悄瞄一眼宋启莲,见她眉宇间多了一份淡淡的愁绪,似乎有什么心事,还未等她开口,谭妙音先道:“莲妹妹,那日你与太后、燕王用膳,是否好事将近?”

宋启莲眉头动了动,眼里的笑意替代愁绪,不紧不慢道:“不怕姐妹们笑话,我与燕王殿下一见如故,甚是能谈得来。说也奇怪,我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闺阁女子,竟能与日日操劳国家大事的王爷无话不谈......”她恰到好处的摇摇头,仿佛这事儿却令人费解。


萧宁熙拧眉对容彻道:“你不觉得事有蹊跷?”

容彻连忙点头,“蹊跷,非常蹊跷,要说这李红玉长相比宋小姐差远了,居然能让宋启民色令智昏,还丧了命!这小子天天看着自家妹子倾国倾城的容颜,按理说庸脂俗粉应当看不上了才对。”

萧宁熙白了容彻一眼,“我不是说这个,你还记不记得以前在武院上习武课,师傅曾称赞宋启民骨骼清奇,是练武的好苗子,那时候他武功已经不弱,而李红玉手无缚鸡之力,绝不可能用一把剪子就刺死宋启民。”

容彻恍然大悟,之前他也总觉得哪里不对劲,宋启民武功不弱,十二三岁时,书院内比试,只有宁三能堪堪与他打个平手。

“听说,他后来生了一场大病,会不会病后武功废了?”

萧宁熙眸色深沉,“看来咱们要去见宋启民一面,今晚是他的头七。”

容彻眼睛放光道:“夜探国公府?宁三,自打咱们回京,日日困在朝中琐事上,是时候胆战心惊一次!”

子时一刻,国公府,月明星稀。

萧宁熙,容彻,高武及庆泽四人身穿夜行衣,站在国公府外墙下,萧宁熙抬头目测完墙高和位置,递给容彻眼色。

容彻心领神会,登时飞跃到墙头观察院内,燕王估的不错,灵堂就在离外墙不远的院内,白日他们派人以吊唁为由来了一趟国公府,确认好灵堂位置,免得晚上抓瞎,他打了一个响指,随后跳入院内。

燕王三人施展轻功,紧跟着跳入国公府。

月如玉盘,分外明亮。

四人摸着墙根迅速来到灵堂附近,只见灵堂外两个家奴正在打瞌睡,灵堂内还有守灵的两个丫鬟,也是睡的头点地,此外再无其他亲眷,宋启民是庶出,又死的不够光彩,想来除了其母也没有亲眷惦念他。

庆泽、高武轻手轻脚分别绕到两个家奴身后,一个手劲儿劈晕二人,随后一人架起一个家奴,拖到院子两侧的荷花缸后。

不一会儿,身穿家奴服的两人从缸后站起来,重新坐回灵堂门前。

萧宁熙、容彻见两人已得手,迅速溜进灵堂,先劈晕两个丫鬟,拖到墙边,才来到棺材跟前。

下葬前棺材不钉钉子,容彻站在棺材前,运足气,用力一推,棺材盖顺势向前滑动半尺,露出宋启民人头。

萧宁熙上前一步,看向棺内,借着皎洁的月光,只见宋启民口含驻颜珠,尸身不腐不臭,也确实是记忆中的模样。

他思忖片刻,伸手探进棺内,摸索到宋启民的下颌骨及脖颈处,中指来回轻触其皮肤,近耳根处,摸到一处凸起,心念一动,两根手指捏紧凸起,用力一撕,“滋啦”一声,掀起半块人皮面具。

容彻见此大惊,不待反应,忽听远处传来几人脚步声。

萧宁熙暗道不好,灵堂内除了一口棺及四处飘动的白绫,空空如也,根本没有躲避之所,他迅速将人皮面具按回原处,与容彻合力推回棺盖。

“民儿,为娘来看你最后一眼。”

人未到,声先至。

萧宁熙与容彻三两步窜到灵堂敞开的大门之后。

说时迟,那时快,两人刚躲好,温夫人带着贴身丫鬟就到了灵堂前。

高武、庆泽迎上去,向温夫人问安。

温夫人打量二人几眼,奇怪道:“你俩有点眼生,阿福与阿德去哪了?”

庆泽道:“回夫人话,我们俩是前几日新来的,阿福阿德困倦难耐,叫我二人替他们守灵。”

温夫人冷哼一声,生气道:“混账东西,为我儿守灵是他们的福气,还敢疲倦懈怠,小翠,明天传话,每人三十大板。”

叫小翠的丫鬟连忙称是。

温夫人看向灵堂内孤零零的棺材,心酸上涌,她本就是妾室,如今唯一的儿子又去了,往后的日子该怎么过,想到这里,禁不住嚎啕大哭,跌跌撞撞的走进灵堂。

小翠赶紧跟上,扶着温夫人。

温夫人跪扶在棺木上,悲痛欲绝,泣不成声,口中不停念叨着宋启民儿时旧事。

萧宁熙躲在门后,听了一会儿,觉得温夫人并不像在做戏,她应该不知棺木内另有其人,由此看来,真正的宋启民消失已久,连他的亲娘都被冒牌货蒙蔽,辩不出真假。

不能再耽搁下去,否则晕过去的家奴该醒了,萧宁熙抠下一块木屑,从门缝中打出去,轻微的一声落地。

门外的高武、庆泽会意,对视一眼,走进灵堂,挡住温夫人及小翠的视线。

庆泽轻咳一声,劝慰温夫人道:“夫人,请节哀,公子在天之灵,看您如此难过,他该多么心疼!”

温夫人听闻此言,更加悲痛,喝道:“出去,都给我出去,我要与我儿子待在一块儿,谁也别来打扰。”

高武与庆泽慢慢向后退,临到门边,高武向门后望一眼,王爷果然不在。

这时,小翠发现灵堂内两个丫鬟似有异样,夫人来了,竟然还靠在墙边呼呼大睡,她走过去,踢了踢两人,小声道:“快起来了,夫人让我们出去!”

高武,庆泽见小翠正要蹲下叫醒两个丫鬟,心里一急,撒丫子往外墙边跑。

少顷,灵堂方向传来小翠和温夫人的高声呼叫,大喊有刺客。

两人不敢停留,加快脚步跑到外墙根,飞身一跃,翻出墙。

墙外,萧宁熙与容彻正在焦急的等待,见高武庆泽全身而退,放下心来。

高武自责道:“王爷,属下和庆泽撤退晚一步,还是被发现了。”

萧宁熙摆摆手,“无妨,引蛇出洞未尝不可,此地不宜久留,我们撤。”

待回到王府书房,萧宁熙吩咐庆泽、高武两人这几日不要出门,免得碰上国公府的人被认出来。

容彻道:“既然死的是假宋启民,那真宋启民在哪?还是说大病一场早已亡故?”

燕王摊开手,手心一枚银针,“你看,熟不熟悉?”

容彻拿起银针,仔细查看,见银针末端微微泛青,恍然道:“青叶针,宋启民!”

燕王点点头,“不错,杀死假宋启民的就是真宋启民,李红玉一介女流,能有什么力气,根本刺不死假宋启民,他的真正死因是飞入脖颈的青叶针,宋启民的独门绝技。”

十二岁时,在一次日常比武中他打赢宋启民,不服气的宋启民约他下学后小竹林试真功夫,当时宋启民神神秘秘的拿出一枚银针,说这银针与众不同,尾端泛青,是父亲特地找人给他制作,名唤青叶针,独一无二,说着扬手一挥来了一招飞针穿叶,着实震惊了年幼的燕王和容彻。

“接下来该怎么办?”容彻问。

“引蛇出洞。”


眼前的公子相貌俊秀,才华过人,实非等闲之辈。

白衣女子离开后,萧宁熙低声问道:“为何要写个‘妥’字?你是看出了什么?”

上官清望着墙上的两幅字画,良久,转身对他道:“这两幅书法中,各有一个字与众不同。”

“哦?”萧宁熙重新望向字画,看了半天,毫无头绪,“哪两个字?”

“救——命!”

话音落地,门打开,白衣女子邀请二人进入最后一间房。

“画”字房不同于之前的房间,地上铺着厚厚的毯子,中间一张梨花木大书案,案上摆着作画用的笔纸和颜料。

白衣女子道:“请公子将之前见过的玲珑姑娘画像画下来,一个时辰后我来取画。”

上官清立在原地,面露难色,苍天大地,居然让她画香艳女子的画像,虽然当时看的清楚,也记得明白,但那些羞耻的部位要如何下笔!

“公子。”萧宁熙轻声唤她,嘴角轻扬,“时辰不多,早些开画。”

她凉凉的瞥他一眼,闷闷地走到书案前,案子上已铺好纸,事到如今,只能硬着头皮画出来。

提笔开画,燕王边研墨边看她作画。

一双妙笔生花的手,只一盏茶的功夫,美人的脸生动的出现在画纸上,与之前看到的几乎一模一样,甚至更灵动更娇艳。

他忍不住看向她,见她的唇抿着,清澈见底的眼睛凝着画布,纤细修长的手指握着笔杆,下笔轻盈,神情专注,旁若无人的作画。

美人亦如画。

“这里要画的多大?”她忽然出声,“我当时未细看。”

萧宁熙低头一看,她正画到女子的双峰部位,他轻咳一声,“我不记得。”

“哦?可你当时还用手比划过。”她歪头看他。

萧宁熙:“......”

这她记得倒是清楚。

他舔着后槽牙,伸出手掌,五指微拢,“这么大?”

“你说多大就多大。”她像是有些生气。

萧宁熙眉眼掠过一丝笑意,不敢再吱声,莫名其妙有种捉奸在床的感觉,当时为了装样子,随手比划一下,竟让她记在心上,别把他看成登徒子就好。

她很快画到臀部,又问:“这里有多翘?”

“不知!”这次他回的斩钉截铁,冤坑不跳两次。

她气鼓鼓道:“你那时还用手丈量......”

“并无!你记错了。”他头也不抬的帮她调和颜料。

她停了一会儿,也不追问,嘴角却忍不住微微翘起。

不到一个时辰,画已成,放眼望去,与之前的画别无二致,萧宁熙赞道:“公子之才,当入翰林院。”

她得意的看他一眼,双眼弯弯,一点儿不谦虚。

白衣女子来到桌边拿走画,还未出门,就听见上官清喊道:“玲珑姑娘,何必急着走,画还未晾干!”

白衣女子停下脚步,转身道:“公子何出此言,在下并不是玲珑姑娘。”

“是与不是,只等姑娘揭开面纱。”上官清双手环胸,继续道:“若是在下猜错了,立即走人,若是猜对了,还望姑娘赏脸给在下一个机会。”

萧宁熙立在旁边,淡淡的看着上官清,一时猜不出她为何突然断定白衣女子就是玲珑,但看她胸有成竹的样子,索性静观其变。

白衣女子道:“公子莫要玩笑,我怎会是画上的玲珑姑娘,我不及她万分之一。”

上官清笑道:“你当然不及她,因为画上的人根本不是人!”

萧宁熙微惊,下意识又看一眼画,明明一个美艳女子,哪里不是人?

“擅画仕女圣贤者皆知,无论人物姿势体态如何,人的头面、手足、肩背、前胸皆不能失尺度。”上官清顿了顿,继续解释:“玲珑姑娘这幅画艳丽清雅,笔简意赅,饶有情趣。想来下笔之人乃不世出的行家里手,可惜啊,可惜。”


上京西城门下。

寒风凛冽刺骨,偶有雪花飘下来,落在地上,顷刻融化。

稀疏的人群时不时出入城门,为了生计,奔波忙碌。

李红玉最后望一眼上京城,心中凄凉,就算躲过战火纷飞朝代更替也无济于事,零落成泥碾作尘,短短二十五载,像是过完一生。

“别看了,再看也留不下。”押解的官兵不耐烦的推李红玉一把,催促她快走。

李红玉茫然的看着前方,一路艰辛未可知。

忽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。

“李姑娘,请留步!”

是宝珠,李红玉惊喜的看着来人。

宝珠骑马到了跟前,拎着包袱利索下马,塞给押解官兵们一些碎银,讨好道:“几位大人,天寒地冻,李姑娘也是可怜人,这包袱里是给她的御寒衣物和一些药材,还请大人过目。”

说着,将包袱解开,一一让官兵检查。

官兵见没什么特别的东西,又收了钱财,便允了。

宝珠连忙道谢,又掏出一些碎银塞到官兵手里,低声道:“可否让我跟李姑娘说几句话。”

领头官兵瞧宝珠一眼,挥手示意其他人等往后退一步,不耐烦道:“你快点,马上就要启程。”

宝珠赶紧点头,将李红玉拉到一边。

“李姑娘,衣服内里缝了几片金叶子,待你到流放地,可支撑你过段时日。”

李红玉忍住泪意,握着宝珠的手,喉间哽咽,半晌才说出话,“清儿,她还好吗?”

“我家小姐好着呢,李姑娘放心。”

“红玉出身低贱,却也知结草衔环,今生恐不能报答清儿,来世愿为她当牛做马。好宝珠,敢问清儿是哪家府上的小姐?”

宝珠笑笑:“我家小姐说你肯定会问她这个问题,相识一场,怎能名姓不知?她复姓上官,单名就是一个清字。”

上官清,李红玉心底隐隐冒出一个念头,她该不会是上官首辅的女儿?

“快点!”官兵催道。

宝珠向着官兵的方向喊道:“片刻就好。”

“李姑娘,长话短说,此去一路保重。我家小姐也有几句话相送,她说……”宝珠歪头想了想,尴尬道:“哎呀,对不住,我给忘了,好像是什么山上雪融化,多看看月亮,对了对了,还有雪山之巅,红尘一笑。”

李红玉的眼泪大颗大颗的落下来,滚烫晶莹,红尘笑是她们共同写的曲子,还未来的及合奏,已相隔万水千山。

人生得一知己,足矣!

她转身踏上北去的路,心中清明,不畏前路,不念过往,亦不惧岁月长。

******

燕王府,书房内。

庆泽捏着炭夹从炭箱内夹出块儿新炭,添进炭炉,合上炉盖,炉内传出轻微的煤炭烧裂声,他盯着炉子看了一会儿,又从一个袋子里取出些栗子,煨在炉盖上。

做完这些,转身回到燕王书桌旁,继续研墨,等王爷批完一份折子,他趁机问道:“主子,什么时辰用饭?”

萧宁熙闻言,抬眸看了眼尚未处理的堆积如山的公文折子,心里忽生出一丝厌烦,本本折子上都写着“为造福百姓”,“为体察民情”,既然都是泽被苍生的好提议,为何百姓的日子还那么苦?

李红玉那句“兴,百姓苦,亡,百姓苦”,萦绕心头,挥之不去,在大齐,她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,在大梁,她惨遭欺凌落得流放的下场。

为了江山社稷,到底是为了谁的江山,又是为了谁的社稷?

萧宁熙放下笔,揉了揉额头,回道:“照常用饭。”

话音刚落,门外响起敲门声。

燕王回应:“进来。”

门打开,侍卫高武带着一身风霜踏进来。

“李红玉走了?”燕王问道。

“回主子,李红玉已经离开北上,不过属下并未见到那日遮面的女子前来送她,倒是来了个丫鬟模样打扮的年轻女子,还送给李红玉一个包袱,应该是些御寒之物。”

萧宁熙有些失望,继续问道:“那你怎么回得这么迟?是路上遇到意外?”

“回王爷,属下见李姑娘走后,本想立即回府,不料发现有人暗中跟踪送别李红玉的丫头。”

高武回忆当时情形,他发现跟踪的人有些武功底子,怕那丫头遭人毒害,于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暗中也跟着,然而万万没想到,那小丫头胆大心细,武功也不弱,到了城中后,立即弃马,三拐两拐的,竟然把他们都甩脱了。

庆泽听完,捂着嘴偷笑。

燕王皱眉:“.....合着你出去大半天,一无所获。”

高武尴尬的摸了摸脑袋,忽然想起一样东西,赶紧从怀中取出,呈给王爷,“这张纸是从那丫头身上掉落的。”

燕王接过来打开,只见上面写着:山前山后,终有雪晴。千里万里,明月昭昭。

字迹清秀,显然是女子执笔,但字字力透纸背,刚毅不输男儿。

尤其是似乎在哪里见过这个笔迹?

电光火石间,他记起来了,宋启莲的佛经!

燕王心神激荡,当日在公堂上,便觉得那双夺目的眼睛似曾相识,没想到真是她,他小心收起纸张,放入袖中。

不对,他猛地身子一挺,宋启民作为宋启莲的兄长,即便不是一母所出,也是同宗同脉,当妹子的宁愿维护一个毫不相干的风尘女子,也不关心自家兄长?

更令人怀疑的是,温夫人居然认不出堂堂国公府三小姐,纵然她轻纱遮面,听声音听不出来?

还是,国公府已经内讧到六亲不认的地步?

宋启莲为李红玉开罪之事,国公是否知晓?

萧宁熙眉头越皱越紧,去一趟国公府迫在眉睫。

这时,砰的一声,庆泽煨在炉盖上的栗子爆开,丝丝缕缕的栗子香飘向鼻尖,香甜暖心,勾的人食指大动。

高武咽了咽口水,外面天寒地冻,出去大半天,吸入的冷气呛的肺管子疼。

燕王唇角微扬,“还等什么,吃吧。”

饭后,萧宁熙派高武请来容彻,最近发生诸多事情,先是金印被盗,送回来之前又被人动了手脚,刚查出宋启民有嫌疑,他便死了,死后爹不疼妹子不爱。仿佛有根无形的线穿着所有的事情,又抓不住头绪。


上官清从暖阁逃出来,也无心思再去寻宋启莲,向长公主告辞后,便离开梅园回家。

马车上,宝珠留意到上官清脖颈上的红痕,惊讶道:“小姐,这红痕是怎么来的?您别骗我,我一看便知是有人掐出来的,这是哪个挨千刀的贼人干的?”

上官清摸了摸脖子,只好把事情原委讲一遍,略过做梁上君子的事情,不知怎的,那人手掌扣住她腰部的地方,回想起来,如点火一般,烫的惊人,连带着脸面也发热起来。

宝珠听完生气的骂那人一通,又伸出手轻轻替小姐揉捏化瘀,这要是被慧娘看见,一准儿她又要挨顿骂。好在快到首辅府之时,红痕已经似有若无。

上官清一回府,即刻派人去国公府送拜访帖,半天的功夫,国公府大公子宋启文竟亲自前来接她。

“上官小姐,恕在下唐突,妹妹回府发起高热,她有事相求,便让我亲自前来接小姐过去一趟。”

上官清对宋启文印象颇佳,此人彬彬有礼,儒雅敦厚,在作画上颇有造诣,与她能谈论一二,之前她受宋启莲相邀去国公府游玩,宋启文常陪伴在侧,论诗作画,别有一番风雅。

“宋公子有礼,既然如此,咱们快些去吧。”

到了国公府宋启莲住的院子,上官清推开宋启莲卧房的门,鼻尖立即传来一股药味,而宋小姐病来如山倒,虚弱憔悴的合眼躺在床上。

上官清欲凑近些看她的状况,被宋启文一把拉住,“不可,风寒易感染,我知上官小姐关心莲儿,但过了病,国公府又怎么跟上官大人交待。”

上官清只好立在原地,关切道:“莲姐姐,清儿来看你了。”

半晌,宋启莲才有气无力道:“清儿来了,姐姐身子弱,不曾想落水便惹上风寒。你离的远些,别过了病气。”

“莲姐姐,风寒不是疑难杂症,只要多卧床休养几日,很快便会好起来。”上官清安慰道。

宋启莲一阵猛咳,好半天才平复下来,声音虚弱:“清儿,这次劳烦你过来,姐姐有一事相求。寒食节将近,按规矩,二品以上官员未出阁的女儿须亲自手抄佛经献给太后以祭典,我又恰好被燕王所救,诚心感激,欲手写整篇法华经献给太后娘娘,可我如今的身子骨……”宋启莲说着便哽咽起来,“我又信不过别人的字迹……”

上官清心里咯噔一下,那男人竟是燕王,幸亏当时未自报家门,依着燕王与爹爹的交情,当时保不齐已被他掐死。

她赶紧道:“姐姐放心,我回府就帮姐姐手抄法华经,待我写好,就差人送过来,姐姐只管养好身子。”

“既如此,清儿,姐姐感激不尽。”

上官清领了差事,也不多做寒暄,毕竟法华经一天两天写不完,全当是她冒名顶替宋三小姐的将功补过。

宋启文亲自送上官清出府,临到大门,他停下脚步,欲言又止道:“上官小姐,我……是否……能唤你……清儿?”

上官清看他一眼,见他耳朵微红,微微一笑道:“自然,名字不过是称号,宋公子可直接唤我清儿。”

“你也别叫我宋公子了,听着疏远,叫我启文……”

上官清打断他,“你年长我几岁,我叫你宋大哥便是。”

宋启文眼含笑意的点点头。

回到首辅府,上官清用过午膳,净手焚香,摒除杂念,潜心抄经。

慧娘端着一盅牛乳燕窝过来,见她抄法华经,诧异道:“法华经七万八千多字,你何苦来哉?”

上官清闻言,握笔的手稍事停顿,接着她放下笔,揉捏手腕,笑道:“咱们慧娘见多识广,连法华经多少字都知晓,了不得,了不得!”

慧娘伸出手指,轻点她的鼻尖,“你呀,就跟你娘一样,爱取笑我。”

说完打开汤盅,莹白如玉的燕窝散发着香甜的奶香,香气洋洋洒洒掠过鼻子,慧娘把勺子放进汤盅,叮嘱道:“趁热吃,吃完再抄,你的诚心定能感动神佛。”

“可我这是给宋三小姐抄写的。”

上官清随口提了一嘴白日宋启莲落水感染风寒一事。

慧娘听完,脸色深沉,深宫大院,勾心斗角的事情无穷无尽,“那你帮宋小姐写,你自己的献经又该如何是好?总不能两篇经文,同样的字迹。”

上官清喝了一口热乎乎的牛乳燕窝,唇齿留香,满嘴余味,嘟哝道:“我早就想好,届时我用左手抄写自己的佛经。”

慧娘端出针线笸箩,坐在一旁,缝补衣衫,打趣道:“就属你能耐。”

上官清忽然想起前朝皇后之事,问道:“今日宴会上,宋小姐说前朝皇后乃妖后,祸国,可有此事?慧娘听过否?”

慧娘倏然间怒目圆睁,语气裹挟着丝丝怒气:“无知小儿,空口白牙的造谣污蔑,她是见过前朝皇后不成?”

她瞬间意识到自己太过激动,叹了口气,“我哪里知晓皇家之事,只是觉得即使作古之人,也不该被后人泼脏水。”

上官清抿唇,疑惑的看着慧娘,她为何会对一个不相干的人如此维护,怪哉。

晚间,上官鸿从军营回来,与上官清一起用饭,上官清想起白日那位“应郎”提到他争取副指挥使之事,对哥哥道:“此次参选副指挥使的还有什么人?”

“兵部尚书之子容彻,户部侍郎次子王应坤。问这个做什么?”

上官清浓密的睫毛眨了眨,想来那位应郎便是王应坤,“不过是随便问问,大哥跟这两人有无往来?”

上官鸿摸了摸下巴,其实他对此二人也不是很熟,“兵部尚书容策虽是爹爹的至交好友,但容二公子一年前才随燕王班师回京,未曾打过交道,不甚了解,至于那王应坤,倒是见他出入过不少次青楼。”

“你怎知他去过烟花之地,莫非你也去了?”

上官鸿一口茶呛在嗓子眼,猛地咳几下,连忙摆手,“我何曾去过那种地方,只是夜晚巡逻时,遇见过几次。这小子长相斯文,面皮白净,想来很受花魁娘子青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