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章
梁国府里灯烛一个院子接一个院子地亮起来。
丫鬟小厮拎着灯,摩肩接踵地塞在廊下,裴迹之不让他们靠近。
他一路仰头高呼,“沈亦谣——”。
呼喊声一路传到国公爷和许氏的院子里,许氏穿着单薄的中衣,赤足“咚咚咚”跑下床,站在花窗边。脸黑如炭。
“他疯了!”许氏气冲冲地就要杀出门去。
国公爷上前为妻子披上外衣,皱眉仰看天空。星河灿烂,万里无云。
明天是个天晴的好日子,梁国府将喜提京城劲爆流言一则——
梁国公世子丧妻三年后,忧思过度,为妻辞官后疯了。
他揉着自己的太阳穴,老来丧子、幼子不堪、声名狼藉。
叹了一口气,颤颤悠悠自己走回床上。
要不一觉把自己睡背过气去吧?
裴迹之边走边喊,许氏穿上衣裳赶过来,身强体壮的老太太从游廊下窜出来,伸手就左右开弓扇了裴迹之两个大耳刮子。
“你喊什么!”
裴迹之捂着脸,笑着答,“我喊鬼呢。”
许氏恨不得当场把自己儿子剁了,“人死了三年了你现在鬼吼鬼叫什么!还不快滚回去!”
“你别管我。”裴迹之自顾自走,边走边喊。
许氏从背后一把把裴迹之揪住,扯过脸来一看,裴迹之双目红肿,失魂落魄。一时竟语塞,“你、你……真是疯了!你到底想做什么!你不想活了!?”
裴迹之浑浑噩噩地,双目失神,“我想做什么?”
他什么也做不了。
他的亡妻,活着的时候就喜欢逃跑。生气了就回娘家。
如今做了鬼魂,只要她不想回应,他永远也找不到她了。
许氏猛地推搡了裴迹之一把,“当初就不该让你娶她!她性子刚硬,与你本就不是良人!她活着的时候,给过你一分好脸色吗?她究竟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,值得你这么挂念她!”
“她是良人。是我不是。”裴迹之垂下头,自顾自地走了,“母亲。以后这种话不要再讲了。”
他本来就不该激她。
沈亦谣小心翼翼,就是为了不与他产生半分纠缠,是他自己得意忘形,生出了不该有的妄念。
无论是她的回来,还是与他再结发,都不是沈亦谣心中所愿。
裴迹之恍恍惚惚,竟走到了沈亦谣生前所住的熙春阁。
熙春阁院门前落了锁,锁头生了锈,积年陈灰。
两年前,整个梁国府大兴土木,熙春阁是唯一没有大修的院落。
本就地处西北角偏僻清幽,沈亦谣故了以后,就连从院门前经过的人都少了。
裴迹之不知道该拿这处院子怎么办,他不敢进,也不让人进去洒扫。
三年的爱恨与挣扎的片段,都被一把锁挡住。一张被子盖下来,活人只管蒙头朝前走。
沈亦谣的寝居里,陈设一切如昨。
她生前用的毛笔,还搁在笔架上。窗前铜镜旁,还有她离开梁国府那日从妆奁里拿出来挑的钗环。桌案上的烛台,还有未燃尽的残烛,那是她亲手剪的灯芯。
甚至床上叠的被衾,都还是她离开前的那张绣折枝梅蚕丝锦被。
沈亦谣飘在房中,一瞬间有种时空错位的茫然。
梁国府变了太多,理所当然地,她以为熙春阁也变了。是以她前几日甚至没有想过来看一眼。
是不想、是不敢。
她怕变化,也怕回忆。
沈亦谣皱了皱眉,几乎想立刻转身逃开。
痛苦的回忆涌上来,她曾在那张床上缠绵病榻多时,床头的梨花木有一处因她头的倚靠被打磨得锃光瓦亮。
一砖一瓦,都是一草一木都是过去的痕迹。
离开那日,她与裴迹之在书房吵完。她转身就回了熙春阁收拾包袱行李,她想回檀州娘家散散心。
即使她娘家已经没有娘了。
裴迹之追过来,隔着花窗,看绿竹为她梳头。
他一双眼睛气得通红,“你要去哪儿?”
“回家。”沈亦谣敛眉垂目,不带半分情绪,一边招呼绿竹用青玉簪,把绿竹拣出来的那支裴迹之送的翡翠碧玺梅花金簪拔下来搁到案上。
裴迹之像是被刺痛,眸光闪烁,他竭力压着声音,“这儿就是你的家。”
“不是。”沈亦谣沉着脸,心像被虚空攥紧了。她早知道裴迹之要说什么,要做什么,而她知道那都是骗局。
她其实并不喜欢争吵,她不明白裴迹之为什么要追过来,为什么不放过她。
“那我陪你一起回去。”裴迹之说着就要迈进门槛来。
“出去!”沈亦谣猛地拔高了声音。
裴迹之抬起的脚愣在原地,像是被吓住了。然后下定决心,迈步走了进来,他站在门槛边,怒不可遏,“既然这里不是你家,那我为什么不能进来!”
沈亦谣的预感被印证。
她全身颤抖,头脑发蒙,她捏紧了自己手腕,大口大口呼吸,却还是觉得胸口紧得发疼,她几乎不成声地祈求,“我求你了,你出去吧。”
她只是想要清净,想要不被打扰,想要一个真正属于她的地方。
而不是随时随地,都有人会闯进来,什么都不必做,只要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此地,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她,你无法拥有、支配这个宅院。
她在这里生活了三年,却还是一无所有。她的夫君不属于她,他随时可以再娶,纳妾。她的居所不属于她,任人践踏。
相反,她被梁国府蚕食、被侵占,她是被禁锢在这座宅院里的囚鸟,只是以某人的妻,以女主人的名义将她牢牢锁在这片土地上。
过去的痛苦将沈亦谣笼罩住,她蹲下身,抱着膝坐在窗檐边,身无所属的漂泊感再次让她不知所措、手脚失力。
她现在是孤魂野鬼,依然被锁在这座宅院里,不得自由。
她下巴靠在抱膝的手臂上,视线飘忽看,忽地,注意到一件陌生的东西。
靠着书架那张桌案上有个信封。
沈亦谣飘过去,手拿起那张泛黄的信封。
应该在此处放了很久了,纸张泛黄、变得有些脆,拎起来沙沙作响。落满了灰。
上面有裴迹之的字迹,“沈亦谣亲启”。
裴迹之自小习欧体,谨慎端正,像裴家一脉相承的为官之道。
信封上的亦字却隐隐透出颜体的磅礴饱满,写颜体的是沈亦谣,那是她常常与裴迹之一起练字的结果。
她与裴迹之两人名字中都有个亦字,他们互相写对方的名字,一遍一遍,练到最后,你中有我。
沈亦谣抖了抖信上的灰。
信没有加封,不是用来寄出的。是等她回来自己看的。
沈亦谣手指捏住那张薄薄的信笺,要取出那封迟到了三年的信。
“砰!”地一声,门被推开。
几乎是立刻,裴迹之就把视线转向了桌案。
“别看!”他面色铁青,声音颤抖。眼里是讳莫如深的恐惧。